2月17日-18日,力建學院共開課36門。部分教師采用騰訊會議進行課題教學,部分老師采用PPT錄播或雨課堂的形式,再結(jié)合微信群、QQ群等。從這兩天教學效果反饋情況來看,老師們普遍網(wǎng)絡教學準備比較充分,教學態(tài)度認真,教學效果較好,教學目標達到教學要求。
采用網(wǎng)絡教學手段大致為以上幾種形式。由于學生在家網(wǎng)絡差異比較大,且平臺不穩(wěn)定性,雨課堂、騰訊會議等各個平臺上課效果差異都比較大,大家對使用騰訊會議和PPT錄播上課或答疑普遍評價不錯,部分同學反映雨課堂直播效果不理想。
教學效果反映比較好的老師和做法如下:
劉波教授的《地鐵與輕軌》
這門課采用課前PDF課件發(fā)送與交流,課堂知識點相關問題布置,事先錄制課件視頻為網(wǎng)絡授課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學生看PPT講解視頻50分鐘-60分鐘,課后騰訊會議線上答疑半小時等相結(jié)合的方式效果很好。劉老師還推薦了同濟大學、中南大學、西南交大等幾個高校同類型的課程輔助學習。
周宏偉教授的《工程力學A2》
上課準時,課前準備充分;知識傳播途徑豐富(有PPT、慕課和微信語音多渠道傳播),而且授課時傳播渠道通暢,師生有相當多的交流,一次課微信語音數(shù)百條;而慕課授課的優(yōu)點是可以反復觀看。該課程授課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。

微信群課堂授課截圖 授課授課截圖
易成教授為土木專業(yè)建筑工程方向開設的《高層建筑結(jié)構(gòu)設計》
采用微課和微信群同時授課,目前獲得較好教學效果。網(wǎng)絡授課與微課筆記、課程設計相結(jié)合。每次網(wǎng)絡授課后要通過微信群抽查學生的微課筆記,讓學生拍照展示筆記和課程設計計算書,盡可能保證學習進度同步。助教監(jiān)督記錄學生筆記與課程設計的進度,同時記錄師生交流的情況,這些皆在終課時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(jù)。將課堂指導系統(tǒng)整理制作成圖片,為了提高指導效果,本人把零散的指導意見系統(tǒng)整理,制作成圖片文件,方便學生收藏保存。

左建平教授的《工程力學B2》
主要通過PPT錄播方式,PPT錄課不但保證了老師的講課質(zhì)量,還可以讓家里網(wǎng)絡慢的同學下載后流暢的觀看學習,最大程度上保證大家的聽課效果。學生聽完錄課,老師及時在微信群答疑,做到有問題及時解答,學生反映很好,提問題也很踴躍。
馮螢雪副教授的《大型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與設計1》課程
提前組建微信群,將教材pdf版發(fā)至群組,提前通知學生下載騰訊會議軟件和雨課堂,根據(jù)當天網(wǎng)絡情況進行選擇。2月18日上午雨課堂無法登錄,立即轉(zhuǎn)入騰訊會議軟件。視頻授課點名,學生將麥克風打開答到,沒有麥克風選擇打字回復。全班41人全部到課。將騰訊會議軟件中共享桌面功能打開,學生與教師同時可見ppt。下課后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,詢問卡頓與否、視頻音頻進行是否順暢,學生反饋紛紛良好。馮老師上課認真,每次設計課與學生的交流都有筆記記錄,常年積累,課間及課下師生交流充分,授課效果很好。

王健老師《城市地下管網(wǎng)工程原理與應用》
上課前和學生試過使用雨課堂和騰訊課堂、騰訊會議,最后決定使用騰訊會議。周一1-2節(jié)通過騰訊會議準時上課,分享課件屏幕,同時打開攝像頭,學生老師可以相互看到彼此的狀態(tài),全體靜音,使講課沒有雜音,保留學生自己解除靜音的權力,可以隨時開麥提問和回答問題,中間還可以通過騰訊聊天打字集體回答老師的問題,保持互動交流,點擊個別同學開麥,達到檢查和個人提問,效果很好。學?;?qū)W院應該推薦騰訊,并且應該盡快提供一個詳細說明。
徐薇老師講授《地基處理》
采用騰訊會議平臺,效果很好,基本沒有卡頓現(xiàn)象。上課前,微信群里通知下載騰訊會議并調(diào)試,確保所有同學可以熟練使用操作軟件。正式上課前20分鐘創(chuàng)建新的會議室,并在微信群里邀請學生加入。在微信群里告知授課時間并提前發(fā)送PDF版課件。課堂上,學生可以選擇聊天實時發(fā)送信息(或配合微信群)。授課過程中,學生反映信號較好,無卡頓現(xiàn)象。課后,學生有任何問題,騰訊視頻是一種比較好的線上授課手段。
毛靈濤老師講授《振動力學》
毛靈濤老師采用騰訊會議平臺和雨課程相結(jié)合,其中騰訊會議平臺直播效果流暢,授課效果好,同時通過微信群與學生進行交流答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