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個人簡介
李曉丹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曾任建筑系系主任,現(xiàn)任建筑系黨支部書記。是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,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“雙帶頭人”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負責人,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獲得者,是學院“建筑學”學科學術帶頭人、專業(yè)負責人,學校美育教學團隊負責人。擔任“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礦山采動損害與生態(tài)修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”。長期從事跨學科研究,針對采煤沉陷區(qū)提出了特殊的規(guī)劃方法,極大地降低了場地治理成本,初步搭建了礦區(qū)更新規(guī)劃理論研究體系。主持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,主持完成建筑設計、室內(nèi)設計、規(guī)劃設計等項目40余項,參與奧運建筑設計招投標管理及技術評審工作6項。研究成果在 SCI、EI、CSSCI、核心期刊發(fā)表學術論文 50 余篇,出版專著教材 3 部,專利4項。
電子郵件:1241252862@qq.com
二、教育背景(含訪問學者經(jīng)歷等)
1.2015/9-2016/9,美國太平洋大學,訪問學者
2.2001/3-2004/7,天津大學建筑學院,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博士
3.1998/9-2001/3,昆明理工大學建筑系,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碩士
4.1986/9-1990/7,內(nèi)蒙古工業(yè)大學建筑系,建筑學本科學士
三、研究領域
主要從事礦業(yè)城市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中西建筑文化交流、城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與綠色建筑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。
四、代表性科研/教學成果
1.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金項目
(1)《“城市雙修”視角下的煤礦廢棄地綜合研究(51778641)》
(2)《17-18 世紀中西建筑文化交流(51078349)》
2. 論著
[1] 李曉丹,陳志婷等. 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研究——以京津冀地區(qū)教堂建筑為例. 武漢: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,2020年7月,專著
[2] 李曉丹. 康前期中西建筑文化交融. 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2011年7月,專著
[3] 李曉丹. 圖解室內(nèi)設計入門與方法(第二版). 北京:機械工業(yè)出版社,2018年4月,教材
[4] Xiaodan Li, Jing Wang et al., 2020.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tudy for Outdoor Wind Environment in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Based on CFD Simulation.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. (SCI, First Author)
[5] Zhiping Liu, Xiaodan Li et al., 2024. Improving urba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s through brownfield transformation in Huangshi, China. Scientific Reports. (SCI, Corresponding Author)
[6] 李曉丹,王其亨. 中國園林西傳研究. 學習與探索,2011(03)
(核心,CSSCI檢索)(同時被《新華文摘》2011(18)全文轉(zhuǎn)載)
[7] 李曉丹,王其亨等.明清時期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國的傳播. 史林,2011(03)(核心,CSSCI檢索)(同時被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2011(12)全文轉(zhuǎn)載)
3. 獲獎
專著《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研究—以京津冀地區(qū)教堂建筑為例》入選“十三五”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(guī)劃項目,教材《圖解室內(nèi)設計入門與方法》獲北京市優(yōu)質(zhì)教材課件,課程《室內(nèi)設計與賞析》被評為北京市“大學生素質(zhì)教育精品通選課”。